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折枝记第46节(1 / 2)





  元子期认真望着她,似乎等她说下去。然而奚亭暮却不愿顺他的意,堪堪住了口。元子期望了她片刻后方道:“因为我觉得她很像我的乖女。”

  “若我未记错,她们曾一同落水,一同经历生死。”

  奚亭暮未料到他会如此说,知其意,她睁大一双妙目,像是听到世间最好笑之事一般,扶着船舷笑得撕心裂肺,她望着元子期剧烈喘息道:“公子当真是疯了。”

  元子期不语,只是认真审视着她,像是要撕掉他身上冷静一般,奚亭暮走到他身前,深深望着他,一字一句道:“公子还是清醒些吧,你的女儿已经死了,这世上再没有第二个她了。”

  望见元子期眸子中一闪而过的伤痛,奚亭暮心中一阵快意,她轻声道:“我虽不在公子身边,却听闻公子将她生的女儿视若珍宝,爱逾性命……”

  “只是,她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看护不好,公子难道没有一丝一毫的责怪?”

  元子期轻声道:“父母之爱子,皆是一般,阿仪的伤痛不输于我,自然能互相体谅。”

  奚亭暮闻言,美丽的眼眸中顿时染上伤痛,许久后才平复,她微微一笑道:“那么,想必现在公子已懂得痛失所爱的感觉。”

  元子期不语,片刻后方道:“原来你依旧恨我们将你嫁到沈家去,那么,恨我一人便罢,这事全然是我做主,旁人却是无辜。”

  奚亭暮冷道:“公子竟然还如此维护她。”她轻轻走到元子期身边,纤手正搭在他腰间的蹀躞带上,踮起脚,在他耳畔吐息若兰道:“那公子知不知道,她究竟瞒了你多少事?”

  元子期挥开她的手道:“她一向将你视作做亲近的人。”

  奚亭暮冷冷道:“是最贴心的奴婢。”

  她望着元子期一字一句道:“所以,我一向知道她所有的秘密,包括她最深的恐惧,最担心公子知道的事。”她望着元子期扬起唇角:“难道公子便不好奇?”

  元子期不为所动,奚亭暮含着伤垂下眸子,轻声道:“论才情解语,我哪一点不如她,只因我是罪臣之女,便如云泥。”

  元子期打断她,淡淡道:“这么多年过去,你依旧是这般性子。”

  奚亭暮蓦然抬头,心里想的却是,他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究竟这些年是真的不知,还是装作不知,亦或有什么隐情?

  望着元子期坦荡的神情,奚亭暮紧紧裹住臂间的帔子,犹豫要不要将那件事点破?现下是最好的机会,若是他此前不知,现在知道了,势必要同她和离,她实是不愿他们做一对眷侣。而倘若他已然知晓,自己如此反会惹人厌恶。

  未待她下定决心,元子期望了她一眼,果断道:“送客。”

  话音刚落,便有两位侍从走进来,站在奚亭暮身后,要带她离去。奚亭暮不可置信,睁大了眼睛望着元子期,见他态度坚决,急促道:“公子竟连话也不愿与我多说。”

  元子期淡淡道:“见到你,我已然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了。”

  奚亭暮猛然笑了起来,纤细的腰肢几乎撑不住身体,她望着元子期道:“公子所想,也太荒谬了些,怕不是得了失心疯。”

  元子期不语,奚亭暮忽然低声道:“公子来见我,公主知道么?”

  元子期未答,奚亭暮却似已有了答案,笃定道:“我想她一定不知。”她望着元子期道:“她根本不懂你。”

  元子期闻言笑了笑,表情奇异,像是并不认可她说的话。奚亭暮微微讶异,却见他转过身去,身后二人便上前一步,要带她离开。走出画舫的一刻,奚亭暮回眸望着元子期道:“公子竟如此无情,便休怪我无义。”

  元子期淡淡道:“既然叫我知道了这事,那你也再没有机会了。”

  奚亭暮叹道:“公子如此透彻之人,竟也会于此事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可见人皆有执念。”

  说完这话她便戴上幂蓠,径自走了出去。

  待她的背影消失,元子期重跪坐在案前,身边侍从向他面前兽首玛瑙杯中注满酒液,随即退到一边去。元子期举起酒杯,静静独酌,心中思考的是为何奚亭暮会担心孙大娘落入他之手?

  看来整件事的关键,势必要寻到此人。

  从曲江回兴道坊要纵穿长安城,元子期回到府邸之时已近傍晚,安泰早已等得焦急,亲自迎了出来,微笑着为他解下大氅,柔声道:“我这便命人传膳。”

  元子期叹道:“以后不必特地等我。”

  安泰点头应了,但元子期知道,下次她依旧会如此这般。

  入席后元子期的目光落在下首的空席上。安泰显然也注意到此事,抬眸望向罗长史,罗长史即刻上前道:“世子出府未归,方才派人传来信来,不及回府用晚膳,待明早再来请安。”

  这已是这几日中的第二次了,安泰忍不住过问道:“他究竟在忙些什么?”

  罗长史不敢隐瞒,躬身道:“这几日世子带着家中的部曲在长安城中各坊搜查,不知在找些什么。”

  安泰闻言讶异,与元子期对视一眼道:“这又是为何?”

  罗长史低声道:“属下不知,只听闻是受沈家五娘之托,这二日她也随世子奔波。”

  安泰十分讶异,与元子期对视一眼。知她有话要说,罗长史挥了挥手,厅中布膳的侍女皆退出,只几位有品阶的侍女留下侍膳。

  安泰眸色实有些忧虑,知她所想,元子期叹道:“鲤奴大了,凡事应由他自己做主,他行事自有分寸,却不应过多拘束。”

  话中是要她不要干涉的意思,安泰虽有些忧虑,却望着罗长史道:“将这几个未动过的菜与世子送去,在外面吃的总归不如在家中。”

  即刻有侍女上前领命,将那几个菜装入食盒之中,元子期望着案上那装着八味细点的螺钿匣子道:“将这些也一同送去。”

  安泰微笑道:“他已不是小孩子了,又岂会贪这些零食吃。”不过她虽这么说,还是让侍女将点心也打包,因怕爱子口干,又命人炖了梨汤一同送去。

  做完了这事,元子期神色中方透出满意,安泰不由笑道:“夫君心情不错,今日可有什么喜事。”

  元子期微微一笑道:“今日没有,也许过几日便有了。”

  安泰不明其意,却听忽元子期向罗长史道:“若是天色晚了,待到宵禁,不方便在城中行车,便将人请回府中。”

  安泰睁大眼睛,这实是有些不妥了,夫君向来重礼法,今日如何有这般吩咐,她犹豫开口道:“毕竟五娘……” 但见元子期神色如常,安泰只能转了话题道:“这几个菜也未动过,给阿樱的房中也送去些。”

  见元子期望了过来,安泰解释道:“前些时日夫君说要为她寻一门亲事,已定下了人选,是湖州苏家的三郎。”

  “他父亲虽只是五品官,但苏家富有一方,想攀一门贵亲,宫中放出些口风来,不讲究夫家出身,所以也鼓起勇气提亲。问过阿樱,她也是愿意的,我便做主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