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节(1 / 2)





  聂羽峥这一个“不”字浇灭了他心头的热火,他难掩失望,颓然坐下。

  省去了寒暄,聂羽峥看着沈子平,“你记不记得禾诗蕊失踪当天,见过什么人、都发生了什么事?”

  “当然记得。”对于那天的一切,沈子平倒背如流,“4月12日,她上午都呆在宿舍,下午晚些时候,她舍友卉璇叫她一起去了图书馆,受到了章靖鸣的跟踪。禾诗蕊发现后非常生气,情绪失控,从包里掏出了一把□□。卉璇怕出事就上前劝阻,被刀划伤,禾诗蕊送她去校医院。她包扎好,出来却不见禾诗蕊,就自己回了宿舍。晚上,禾诗蕊还没回来,电话无人接听,她的舍友就拜托班里几个男生出去找,也通知了辅导员卫老师,直到第二天早上她都不见人影,几个舍友再次四处寻找打听后,向派出所报案。失踪时,禾诗蕊穿着一件v领毛衣,牛仔裤,戴一条白金项链。”

  “这些全部得到了证实。”何安邦补充,“她的舍友们互相都能作证,在禾诗蕊失踪的时段再没有人联系过她或者见过她。十年前东南政法正好新建校区,而且那时候联网探头设置得比较少,我们只看见禾诗蕊与卉璇一起进入校医院大门没一会儿就独自离开了,在其他摄像头里也没发现她的影子。可以说,那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监控探头中。”

  “资料我全部都给你了,你有什么新发现?”沈子平虽然失望,但还是想知道一切关于案件的新进展。

  “你给我的资料中,两样东西最可信、最接近真实情况,这些是其中之一。”他搬出几本笔记本,这是当时警察们走访询问时最原始的记录,“当时执法记录仪还不普及,为了快速将与禾诗蕊有关之人提供的线索记录下来,记录在笔记本上的语句没有经过删减,事无巨细。禾诗蕊不可能人间蒸发,这些近期与她有过接触、联系的人之中,一定有真正的知情者。”

  何安邦叹口气,不着痕迹地推卸掉一部分责任,“唉!聂组长啊,不瞒你说,那些东西我和子平反复看了至少十遍,也反复核实过,如果他们之中有人说谎或者隐瞒什么,怎么可能不被发现呢?”

  ☆、第72章 人格面具(2)

  聂羽峥沉默了几秒, 这些天他四处奔走,收集有用的佐证,得到太多的信息和推论, 需要好好梳理和解释。

  “每个提供线索的人对警察来说都是一道几何题的点和线, 也许正因为我并不从事刑事侦查, 所以我将这些人当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几何对待。既然是立体几何, 就一定有看不见但却绝对存在的平面。”聂羽峥走向白板,用黑笔画了一个大大的三角形, 又画了三条横线将它分割成三个部分, 其中, 中间的部分面积最大。

  他指着最上层的一小块, “三角形是人的心理世界, 这一块是人的意识,比如回忆、情绪、知觉等等, 我们能够感知到,通过感知外部世界和内心体验,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不自觉会形成一张人格面具去适应别人、适应环境。走访询问时, 我们面对的根本不是这个人,而是他的人格面具,他们只会说出警察想听的话——与禾诗蕊有关的信息,就是警察想听的话。”

  大家不知道聂羽峥说这些的用意是什么,只能凝神认真听。

  “难不成他们要说一大堆跟禾诗蕊无关的事?我们可没那么多时间听他们拉家常。”何安邦不解地问。

  “问题就在这里。”聂羽峥敲了敲白板, 指着三角形中间那个面积最大的部分, “这是个体潜意识, 是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每个人都无法感知,但却总是存在。他们用人格面具去应对警察的提问时,潜意识悄悄运作着,让他们不自觉说出一些暴露真实情绪和想法的话,他们发现不了,事后也并不觉得自己说了什么不想说的东西。这些话通过别的内容表达出来了,也就是你说的——无关的事。”

  何安邦倒吸一口气,紧皱着眉望着聂羽峥。

  聂羽峥偏头示意了一下沈子平,“ 4月12日,禾诗蕊的失踪经过是由她的同学们共同诉说的,其中,舍友卉璇的表述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于是你们将侦查重点转向章靖鸣。”

  沈子平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什么问题!”

  “卉璇的潜意识里有一种对禾诗蕊的不满情绪,只不过这种情绪被对方的失踪给冲淡了,她自己都没能察觉,但是却不自觉被她表述出来。”聂羽峥翻到笔记本的头几页,一字一句读着卉璇的原话:

  “我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以为她回了宿舍。我的手很痛,躺在床上睡了一下下,她还没有回来,打电话也没接。我没有出去找她,手不方便嘛,有跟辅导员说。第二天我有去找,去了图书馆,我记得昨天我把刀抢过来后,(从图书馆)出去的时候我偷偷把她的刀扔掉了,怕她再做什么危险的事……”

  沈子平急切地说,“那把刀在章靖鸣那里!他……”

  聂羽峥抬手往下压了压,语气淡定,“我在取证照片里看到了。”

  他一肚子话被堵在嘴里,黯然低下头。

  “她的话有问题吗?”陈昱难以置信道,“她说谎了?”

  聂羽峥轻轻摇摇头,“她并没有欺骗警察,说的内容也确实反映了禾诗蕊失踪当天的真实行动轨迹。她知道警察想听什么,但又说了一些跟禾诗蕊无关的事,这些事自然被忽略了,所以子平……在你的记忆里,卉璇只是个旁观者。可你别忘了,她是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她必须具备一样东西,那就是——情绪。”

  “她的情绪?”何安邦匪夷所思道,“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讨论她的情绪?”

  聂羽峥对这种质疑不以为意,“卉璇反复强调了两件事,你们注意到了吗?”

  沈子平撑着下巴,“什么?”

  “受伤的手和自己抢刀的行为。”聂羽峥抬起一只手,“警察不会关注她的手到底疼不疼和她是如何见义勇为阻止禾诗蕊用刀伤害章靖鸣,为什么她至少重复了两次这些警察不想听的东西?因为当时的她有着两个层次的心理活动——第一层,禾诗蕊划伤她后却不告而别让她心里有所不满;第二层,她直觉认为,禾诗蕊为了掩盖罪责,赶着回去收拾□□,也顺带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去图书馆找寻禾诗蕊。为了对警察掩饰不满,她不自觉强调了自己血的付出。回答警察提问的时候,她也在进行自我调节,将这种不满的情绪压抑到最深处。”

  林睿追问:“难道,她的不满跟禾诗蕊的失踪有关联?”

  “据我所知,禾诗蕊不是一个低情商的人,卉璇被自己划伤,于情于理,她都必须陪着包扎。什么重要的事情非走不可?宿舍着火?父母急病?还是重要的面试?”聂羽峥停顿一下,继续说:“如果具备类似理由,只要她告诉卉璇,就能得到理解,可她没有。说明她是故意隐瞒自己要去的地方或者要见的人,而且紧急到连一个谎话都没时间编造。她是怎么想的?”

  这句话难住了所有人,当年若能解开这个问题,案子也不会拖延十年未水落石出。

  林睿搔搔后脑勺,“看上去,她就是临时起意,不管不顾地走了。”

  “所有的临时起意都经过漫长的酝酿,‘临时’只是借口,在你‘起意’的时候,只会朝着肖想了一万次的方向走。”聂羽峥挑眉,“这是前不久一个双重人格案例给我的启示。”

  陈昱拍了拍林睿的肩膀,苦笑着说:“我们怎么知道她肖想一万次的地方是哪儿啊……”

  “从失踪前一个月禾诗蕊的行动轨迹和生活经历中找。”聂羽峥提示道,并将秋闻梵提供的线索重复了一遍,“极度自尊自信的人一旦遭受到打击,他的反应会比常人剧烈得多,甚至会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假设我们的猜想为真,禾诗蕊2月底到4月初期间在非自愿的情况下与人发生了关系,不可能不露出任何端倪。”

  “非自愿?”何安邦见怪不怪,“也许是自愿的,事后又后悔了。”

  沈子平恨恨地瞪了他一眼。

  “非自愿。”聂羽峥坚持道。

  “你怎么知道?”何安邦质疑。

  “她随身带着刀。”

  何安邦说:“整天被变态跟踪,带把刀虽然不合法,但也算正常。”

  “那把刀一定是为章靖鸣预备的吗?”

  何安邦语塞,抿唇沉默了。

  “在我得到秋闻梵提供的线索前,出于思维惯性,我也认为刀是用来防备章靖鸣的。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矛盾之处——4月12日那天,章靖鸣只是忽然冒出来跟禾诗蕊打了声招呼,说了几句轻浮的话。章靖鸣的骚扰长达两年,想必禾诗蕊对这样的‘不期而遇’已然司空见惯,既然包中藏着刀,为何以前他做更下流之事时没想到掏出来自卫?是不是有一种可能——那把刀是才放进包里没多久,目的其实是防着一个比章靖鸣更加危险的人,这个人就是那个让她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的人?”

  沈子平紧紧握着拳头,面色铁青,“我从来没有想过那把刀竟然不是为章靖鸣准备的……也没把它和失踪案联系起来。如果当时查一查禾诗蕊何时、何地买了那个刀就好了!”

  何安邦眉头紧皱,“可是,这一切都是猜想,并没有证据。”

  “我刚才说了,沈子平给我的资料中,两样东西最可信、最接近真实情况。一个是原始笔记本,另一个……”聂羽峥指着另外一箱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