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1 / 2)





  第二日天没亮, 就听见断断续续搬东西的声音自外院传来。梨雪斋独在花园西侧,因为偏僻,卯正时分才隐约听见响动。

  冉念烟向来浅眠, 不似寻常十三四的女孩子那样贪睡,但凡有点响动就能惊醒。

  今早也不例外, 见堂姐还没醒,她便默默坐在床上看着窗外,虽隔着院墙,可听见小厮们吁吁的喘气声,便知道这是在搬沉甸甸的楠木桌子, 又有人吆喝“小心些,当心碎了”,便知是几个丫鬟搬着种了花草的瓷盆经过。

  到底是徐太夫人亲自张罗的场面,不需亲眼看见,光是听这熙熙攘攘的热闹劲儿, 就知道今日的宴席是何等的气派。

  冉念卿也醒了,她昨夜睡得不好,整晚都在想自己的事,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穿衣洗漱,催促冉念烟陪她去正房请安。

  “作客的头一天就起晚, 要被笑话了!”冉念卿一边忙着找昨夜收在妆奁里的钗子,一边道。

  冉念烟笑道:“不急,这个点钟,我娘也没起呢。”

  冉念卿这才放松下来, 想想也是,徐问彤在自己家里,上无公婆侍奉,身边也没有丈夫,只有膝下一女,自然没有战战兢兢的必要。

  约么卯时末、辰时初,姐妹二人才去请安,徐问彤和冉大夫人都显得心情很好,安排她们吃了茶盘当早饭,是冉大夫人昨日带来的六样南北点心,墨子酥、枣花糕、糖蘸、炙肉饼、水晶果、玫瑰杏仁小方,有甜有咸。

  冉念卿见徐家准备的茶叶,是上好的武夷红茶,不像自己家里那样加泡生枣,却尝出一股清新的枣香,很是别致,一问才知是嘉德郡主从宫里带出来的方子,不见生枣,是因为沏茶的水早已混了枣香。

  “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早些过去?方才派人去请珩哥儿,人到了吗?”徐问彤笑着询问冉大夫人的意思。

  冉大夫人掩口笑道:“他是个慢性子,又好干净,洗脸洗手都要重复三五遍才罢休,咱们再用用点心,一会儿还要你带路,之前登门几次,却还是认不清路,都怪这镇国公府的园子太大了,造景又精巧,一步一景,若不在这儿长住,便是神仙也要昏头。”

  徐问彤已令紫苏去打点为宴会准备的礼物,回头对冉大夫人道:“今日就在漱玉阁,可还有印象?”

  冉念卿一听“漱玉阁”三字,心里又是一阵羞涩,忙和堂妹闲聊几句,掩饰自己的心思。

  ···

  等冉珩来到梨雪斋,徐问彤才带众人往漱玉阁去,虽然耽误了很久,却不是最后到的。

  “真是的,怎不见我二嫂。”徐问彤有些慌张。

  冉大夫人安慰道:“苏家到底是她的亲眷,兴许是到别处忙去了。”她一面说,一面还不忘照应徐太夫人,带了一架冉念卿亲手绣的七子八婿笏满床的炕屏送到徐太夫人面前,无可挑剔的绣工果然引得徐太夫人连声称赞。

  “你们看看,枉你们几个也是天天摸针的,还没有卿姐儿一个读书知礼的小姐灵巧。”她对听泉说着,听泉知道老太太又想起走了的闻莺了,荣寿堂只有她针线最好。

  听泉立刻转换话题,笑道:“老太太若喜欢,就让冉大小姐留下陪您一段时日,她们姐妹也好多聚聚。”

  徐太夫人道:“我倒是愿意留,只是这么乖巧的女儿,怕她爹娘舍不得。”

  谁知这话正中冉大夫人的心意,赶紧赔笑道:“能跟在老太太身边学学规矩,这是天大的福分,哪有舍不得的道理。”

  冉念卿扭捏几下便也答应下来,只说:“能多陪陪盈盈,也正是我的心愿。”

  冉念烟暗笑,自己又成了挡箭牌。

  正在众人笑语盈盈时,她回过头,悄悄对流苏道:“昨日派春碧去找人,可带回来了吗?”

  流苏溜出去问了一遭,回来后小心地点头,附在冉念烟耳边道:“没帖子,西角门的小厮不让进,正纠缠呢。”

  正在这时,漱玉阁东侧的小夹道上跑来一人,正是管事娘子周氏,带了两个丫鬟喜气盈盈地道:“来了,来了,苏家夫人和少爷的马车已进了二跨院了。”

  人群顿时一阵热闹,徐家内眷、冉家母子、四夫人李家的两位内亲,还有刚到还没来得及打招呼落座的谢氏和柳齐、柳如侬兄妹二人都起身张望,想看看这位将来的状元郎苏世独究竟是何等样人。

  冉念烟趁乱离席,和流苏到西角门,把春碧带来的两个人领了进来,大致可看出是一男一女,都蒙着遮风沙的面衣。这面衣是两块孔眼极密的纱网裁成,包住人的整个头脸,春天大风刮来塞外黄沙,京城无论男女都爱戴此物,不然耳鼻口眼受不了,可到了盛夏,风烟尽消,一般人都不会再用这闷热的东西了。

  连门口的小厮都奇怪,见府里的表小姐走了,才敢小声议论:“那两人是做什么的,怎么打扮成这样?”

  “谁知道。”另一个颠颠手里的钱袋,“反正是表小姐的命令,又给了咱们银子,不让说出去,咱们只管装聋作哑就好。”

  ···

  却说漱玉阁内,自苏世独在水阁落座,府里几位少爷也闻风而来。先前都是女眷们吃茶聊天,他们不好参与,现在来了远到的男客,自然要由他们应承,何况他们一来好奇这个在金陵独擅才名的同龄人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来想打听打听金陵的风土世情。

  国都虽在燕京,可江南才是真正的文脉昌隆、风流蕴藉之地,将来就算不做官,也要去旧都游历一番,才算不枉此生。

  徐泰则自然冲在第一个,他前月还准备要去西北驰援,谁知乾宁帝不肯放权,他先是咬牙切齿大骂奸臣误国,后来索性整日消沉,也学会了背着母亲的管教借酒浇愁,今日听说有客,才打起三分精神。

  只见他给祖母请过安,站在地中央张望良久,只见到一个清瘦、和善的中年妇人,想必是苏夫人,可苏五公子呢?

  “泰哥儿是在寻我那宠坏了的儿子吧?”苏夫人笑道,叫徐泰则一阵不好意思,胡乱点了点头。

  “喏,这不是吗。”苏夫人把站在自己身后的一人推到身前,和徐泰则见礼,而徐泰则当场张大了嘴,险些合不上下巴。

  他方才不是没看见此人,只是没想到这就是苏五“公子”。

  这位公子的确是太像女孩子了,脸上的肌肤如凝脂,又如去了壳的鸡蛋,双眼纤细而有神,长眉浓淡得宜,唇不点而朱,身量也不算高——他见惯了自家兄弟,个个都是身长鹤立,而这苏五少爷,也就比家里的姐妹们高小半个头,穿了一件天青色的圆领袍子,像极了那些穿男装、便于奔走侍奉的年轻丫头。

  “见过苏公子。”徐泰则硬着头皮喊出公子二字。

  徐夷则几人也到了,依次见礼,到了徐安则处却有些为难。

  “我是三月生的。”苏世独笑道,声音柔和却不纤弱,使听者如春风拂面。

  “啊,那便是苏兄了。”徐安则尴尬地笑道,心里却很难把这个女孩子似的少年当自己的兄长,说是弟弟还差不多。

  唯有徐夷则眼神复杂地看着此人,暗暗自嘲。

  冉念烟安置好那两个人,刚一回来,便看见母亲铁青的脸色,顺着她的眼神望去,连她也笑了,一扫方才的紧张。

  那一边,秀秀气气的苏世独正坐在苏夫人身边,和徐希则、徐安则讨论些制艺上的学问,而徐问彤显然对这个原本万全的女婿人选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