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1 / 2)





  夏师宜道:“那还能是什么?”

  中官道:“是他看不清谢家背后隐藏的是什么。”说完,又解释道,“是太子殿下,也就是皇帝,更是咱们司礼监。”

  夏师宜道:“你把司礼监放在皇帝后面,是何用意?呵呵,再说我可不是你们司礼监的人。”他揶揄地看了那中官一眼,忽然,明白了中官话中的含义。

  “你说他惹怒了殿下和陛下,那么言外之意就是谢家并不用忌惮,也就是说……他本可以告倒谢家?”

  中官点点头,道:“应该说,如果不是义父出面,谢家已经被他搅得鸡犬不宁了。”

  义父指的自然是刘梦梁。

  夏师宜被他的话震住了,堂堂氏族竟被薛衍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寒门学子威胁得狼狈不堪、无暇自顾,反而要求助于太监,在他的认知中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现在早已不是十几年前了。”中官叹道,“氏族早已没有原来那样的势力了,看看最近几次科举的考官,都是寒门出身,哪还有氏族发声的余地?”

  夏师宜脸色苍白,如今谢家陷入麻烦,罪魁祸首是与冉靖相关的薛氏,何况冉靖在西北也是焦头烂额,一切都会影响两家的婚事,那么最终受害的还不是冉念烟?

  他道:“那个薛衍究竟做了什么?”

  中官道:“他写了一封信,一封上达天听的弹劾信,因为和本届科举相关,所以很快被送到御前。”

  夏师宜道:“以他的身份,并不能和谢家人有过多的交往,更不会知道谢家的任何把柄,那么信上的内容一定都是拙劣的谎言,陛下只需稍加辨别就会看出其中的问题。”

  中官道:“是很拙劣,可是拙劣的恰逢其时。”

  夏师宜道:“你的意思是……”

  中官定定地看着他,道:“没错,是突厥人,信上说谢家和突厥人有利益勾结。”

  又道:“证据是他曾见谢暄之弟谢昀与徐家少爷在城南茶楼会晤,那里原本是变节叛臣裴卓与谢迁等人聚首的地方,更是胡汉杂居之所,若无隐秘,断然没有去这种龙蛇混杂之地的必要。”

  夏师宜如遭雷击,世界上果真有那么巧合的事?

  本次春闱正好遇上突厥人作乱,谢家的亲家、寿宁侯冉氏在西北陷入突厥内外勾结的乱局,如今又爆出薛衍弹劾谢家和突厥人有利益瓜葛?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叫人不信都不行,何况对方是以多疑且刚愎自用著称的乾宁帝。

  夏师宜道:“刘公公怎么说?”

  中官道:“薛衍的告发书信是关于谢家两位公子的,若不是谢迁相求,义父何必多事地去襄助两个后生。”

  夏师宜道:“果然是天下父母心,为了谢大公子和谢三公子,连谢尚书这么孤直的人都折节相求。”

  中官道:“你未免太小瞧人了,此事何止与谢暄谢昀二人相关,更事关谢家百年荣辱。”

  夏师宜道:“那么刘公公应下了这个人情,打算怎么处置薛衍?”

  中官道:“薛衍冒领籍贯,以别宅妇人子弟冒充良家子弟应试,本就是一盘死棋,还妄想祸水东引,义父也只能从中斡旋,究竟能不能救活谢家,还要看谢暄自己的造化。”

  夏师宜道:“为什么是他,不是谢尚书?”

  中官道:“因为陛下要面见谢暄,问明原委。”

  夏师宜道:“那谢昀呢?”

  中官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笑意,“你果然还是记挂旧日的主人,我只把话放在这里,无论谢家能否自证清白,这桩婚事都保不住了。”

  夏师宜急切地道:“不可能……婚约岂是儿戏?何况这种时候猝然悔婚岂不是自曝其短?如果心里没鬼,就没必要做这种失信于人的事,在外人眼里简直是掩耳盗铃。”

  中官默默看着夏师宜,道:“你知道义父看中了你什么吗?唯有忠心与固执,此二者是好事,可忠心固执到了极点,就会一叶障目。你以为所有人都要加害那位冉小姐,所以处处替她打算,却当她是个任人摆布、宰割的死人吗?”

  夏师宜愣住了,他向来觉得她是需要自己的,却没想到自己在诸多方面弗如远甚。

  比如今日,亲生母亲昏倒在她面前,罪魁祸首就是他自己,她却可以将一切应付得有条不紊。如果换作是她,他一定无法保持镇定,从容地安排好一应事务。

  这么想着,他竟感到一阵深寒,究竟是自己太看重她,还是她看重她自己胜过一切人?

  那中官自然不会任由他魂飞天外,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绪:“义父让你回去一趟,为的是捎一句口信给你们锦衣卫都督,有了这句话,不光谢家能多一条活路,你也能加官进爵。”

  夏师宜来了兴致,道:“哦?什么话竟有如此神通?”

  中官道:“自然是对那位大人有利的话,薛衍曾和陆明暗中缔结师生之谊,虽然私自改籍之事被揭露后,陆明将其逐出门外,可若是真有心,也能将陆明和他攀扯在一处。”

  夏师宜道:“我倒是听说,我们这位都督大人和陆家有冤仇。”

  中官道:“不错,是关于祖辈封诰一事,因为他的祖辈是匠户,按例不能追封三代,陛下欲开恩,却被陆明依大梁祖宗礼法驳回,当面揭短、辱及先人,他又是个粗鲁武人,此仇焉能不报?何况翰林程敏贞和他一向交好,又都是寒门出身,按资历也该轮到程敏贞入阁了,落实薛衍的诬告之名,顺势将幕后黑手的责任推到陆明身上,对各方来说都是再好不过的结局。”

  锦衣卫的第一等本事不就是罗织罪名吗?若把锦衣卫都督拉到自己这一党,不愁保不住谢家,至于薛衍和陆明这对没有缘分的师生,就成为各大欢喜的垫脚石吧。

  夏师宜道:“我倒听说,程敏贞程大人为人廉洁,他一旦知情,不会隐瞒不报,咱们岂不是功亏一篑且贻人口实?”

  中官道:“冉家的事你可还记得?你家那位三老爷冉竣就拜在程敏贞门下,如果程敏贞此人真的如同表现在外得那般刚直不阿,又何必和豪门世家攀扯上关系?”

  夏师宜道:“原来刘公公都算好了。”

  中官看了看马车外的景物,已到了刘梦梁在宫城外的住所,门庭并不轩敞,可院墙里却是奢华且清雅,见外客处俗丽铺张,独处之处却古朴简洁。

  外面花团锦簇,内里古井无波,倒是此人的特别之处。

  “等会儿见了义父,叫大人,不能叫公公,现在是在宫外。”中官嘱咐道。

  夏师宜道:“我自然记得,又不是第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