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她在意的根本不是薛自芳,而是父亲变心了。

  冉念烟不由得叹气,母亲纵然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对外八面玲珑,却过不了父亲这关。

  所谓的夫妻之情当真有这么重要吗?

  母亲已经被悲愤夺去了理智,冉念烟却觉得母亲方才的表述有不少漏洞。如果父亲真是在定襄认识了薛自芳,可就算是最底层的读书人家都不会让成年的女儿在外男面前抛头露面,他们怎么能有机会?

  却听门外有脚步声传来,她听出那是父亲进门的声音。

  父亲似乎有意压低声音,冉念烟侧耳去听却是模糊一片,只能叫琼枝去奉茶,回来时把听到的话传达给她。

  大伯母先和父亲在中堂说了会儿话,先问过祖母的病情,又质问他薛自芳的事。

  父亲无奈道:“让嫂子见笑了。方才在慈荫堂,问彤没给我解释的机会。薛氏的确是定襄县丞薛严的独女,三年前突厥突袭定襄,薛县丞死于城下,家小不忍他暴尸荒野,冒险出城寻尸,遭遇了突厥残兵,掳走了薛氏,在军营中有人要侮辱她,我看在都是汉人的份上,救了她一次,后来……”

  他的话没再说下去,大伯母自知清官难断家务事,劝了两句,也离开了。

  她一走,父亲像失了主心骨一般,坐在中堂的太师椅上不敢进去见母亲。

  母亲却猛地甩开珠帘,珍珠撞击的乱响吓得父亲抬眼看去,正对上母亲凶恶怨毒的眼神,娟秀的脸因怒火而扭曲起来。

  “冉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方才不是很能说吗,怎么外人走了反倒装起哑巴?”

  被抢白一句,父亲也怒火中烧,拍着桌子站起身,道:“徐问彤,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我还敢说什么!”

  母亲冷笑道:“还用说?该做的都做尽了!你倒是说,你救了那个女人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好事?”

  奶娘捂住冉念烟的耳朵,却被冉念烟推开。

  父亲酝酿了很久,只能听见粗重的喘气声,良久才平缓下声气:“问彤,我没你想的那么不堪。在西岭固的最初两年,我们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到了最后,我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困在那里。你知道那种绝望吗?放眼望去什么也没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有一成不变的天、滚滚盐碱的河水、枯荣交替的草原,不知道大梁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来,不知道朝廷是不是已经抛弃了我,不知道明天等来的会不会是突厥人的屠刀,这辈子还能不能活着看到家乡!要不是有自芳在身边,我恐怕早就……不能称之为人了。”

  母亲只是怔怔地看着他。

  他继续说下去:“我很后悔因为一时脆弱做出了对不起你的事,只是我不能再对不起另一个人,她陪我受了那么多苦,我不能——”

  啪!

  父亲的话没有说完,母亲重重地一掌掴在他脸上,他的头偏了过去,嘴角溢出血丝。

  “冉靖,你把我当成什么?”母亲眼中满是失望与茫然,“你以为我愿意留在京城空等着你生死不明的消息?你以为我只能享福,不能受苦?如果我能选择,哪怕是一辈子和你一起困在蛮荒之地又有什么不可以?你去问问姓薛的,若让她有的选,她会选你,还是选择留在京城高枕无忧!你太高估你在别人心里的地位了,除了我,还有谁会这么迁就你!”

  房间中死一般的安静,冉念烟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她听到母亲妥协的苦笑声,似乎是在嘲笑自己方才的推心置腹。

  “算了,把她带来,让我见见吧。”

  作者有话要说:  爹的这件事是受到苏武牧羊+知青的启发

  苏武牧羊好理解,他在匈奴娶了一个匈奴女子,生了一子,在汉朝的前期已经改嫁。

  知青是怎么回事?

  当年知青下乡,以为一辈子老死在乡下,很多人就娶了当地女人为妻。

  后来返城,出现了无数抛弃妻子的男人。

  这就是渣,没得解释,不用原谅。

  但是理解一下,一个人在命运两次重大转折后,对“不堪的过往”避之不及。

  “不堪的过往”就是他们的妻子。

  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原谅,理解有一千种,原谅却只有一种,

  就是意识到他人的所作所为没对自己造成不可泯灭的伤害。

  真正被伤害过的人没道理原谅,顶多是理解之后的妥协。

  爹就是渣,不过和知青不同的是,他把那个女人带回来了,嗯……沉思中……

  ☆、第二十一章

  父亲说等祖母病愈后将薛氏接来拜见,暂定是半个月后的冬月二十日。

  当晚,他去慈荫堂侍奉汤药,母亲抱着冉念烟睡在西间的大床上,母女俩依偎在一起各自想着心事。

  冉念烟知道,母亲现在无非是悔恨当初千方百计求着兄长将父亲调往定襄,招致一连串始料未及的后果。

  而她则在想另一件事。

  父亲提到薛自芳是定襄县丞薛严之女,她当时便觉得有几分耳熟,沉下来细思,原来她做皇后时,薛严是京城巡城御史,此人儒素守礼,在士林颇有声望。

  上一世父亲击溃突厥,薛严安然无恙,加官进爵,薛自芳自然是嫁入官宦之家,一生顺遂。今生,一条军令让父亲幸存,定襄被围,薛严身死,间接改变了薛自芳的命运,这才和父亲有了交集。

  冤孽,果然是冤孽!

  母亲实在睡不着,看女儿呼吸均匀双眼紧闭,似乎已经熟睡,就起身将郝嬷嬷叫来。

  出了这么大的事,院子里谁也不敢睡,郝嬷嬷先劝母亲饮下一盅参茶,才道:“夫人,要不明天回公府一趟吧,这种事不能一个人扛着。”

  母亲幽幽道:“我越是拿公府压他,他越觉得薛自芳无依无靠、分外可怜,心就越往外偏。姓薛的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说不定正等着在他面前乔模乔样地卖眼泪,我岂能让她得逞?”

  郝嬷嬷道:“谁说不是呢,太夫人年纪大了,这事原本也不该让她老人家知道,可是总该和几位舅老爷说说,尤其是国公爷,怎么胳膊肘向外拐。”